已经有人不看“必吃榜”就不知道吃什么了?

2023-06-28 01:01:37     来源:凤凰网

你的“多巴胺餐厅”上榜了么?

中国人见面,不关心你好不好,只关心你吃没吃。

一句“吃了吗?”,道尽了大家对于美食的热爱。对于爱吃更会吃的中国人来说,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,吃就是人生中头等重要的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鸡鸭鱼肉、瓜果菜蔬、五谷杂粮……在中国人手中化为品类繁多、风味独到的中华美食,寄寓着人们对食物与生活的美好追求,也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。

今天,新华社中国图片社携手大众点评“必吃榜”发布主题视频,共同记录时代影像,浓缩2003-2023年的中国美食记忆,为会吃的中国人点赞。话题 #什么是大国的美食自信#更是登上微博热搜,引发全网热议。

其实这支视频里,没有流量明星,也没有业界大咖,就是一群很会吃的普通中国人。二十年间,他们走进每一家餐厅,品尝、打卡,小心挖宝,偶尔踩雷,反正吃就对了。

时间奔跑不回头,舌尖的味道却被记录了下来。他们或许就是你的朋友、同学、同事、邻居,还有你。

中国人的美食“多巴胺主义”

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,穿搭的时尚则在圈里打转回到了千禧年。

今年夏天,不穿得五颜六色就不算小区里最靓的仔,不熟知“多巴胺穿搭”理论,就不是互联网冲浪一线选手。道理说来也很简单,高饱和度、高明度色彩的穿搭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,从而让人心情愉快,幸福满满。

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,负责传递那些兴奋与开心的信息,当我们积极做一件事时,大脑中会分泌大量多巴胺。而对于更多人来说,靠穿搭得来的多巴胺,远不如好吃的进嘴来得更加简单直接。

每个人的小本本上,恐怕都有几家自己的“多巴胺餐厅”,几乎是想到就要咽下快乐的口水,吃到更是无比喜悦,吃完还要满足得写下小作文来赞美它。

它们有可能就在家楼下,亲切得没事儿路过还和老板打个招呼;有的只会在老友到访时,不惜坐车一小时跑去城市另一端也要带他去尝一尝;还有的远在千里之外,身为旅人之时,在异乡惊鸿一瞥,一口就爱上,久久不能忘怀。

全国的餐饮店数以千万计,发现亮点就靠实打实的吃。

今年的大众点评必吃榜入围名单里,有61个城市和地区的超过2000家餐厅被7亿中国人“吃”了出来。上亿条真实评价,上百种评价模型,就一个标准:去吃了,真好吃。

如果好吃还不贵,就更是快乐源泉了。

大众点评必吃榜的上榜商户中,六成餐厅人均价格都在100元以内,其中不乏十几二十块的小吃快餐类门店。

藏在街头巷尾的人气小店,总是格外地馋人。装修可能朴素,位置也许不多,但听到店里热情的招呼声,嗅到迎面而来的香气,总是不由自主地就排进了队伍里。

或许你行过许多地方的桥,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依然期待在下一个转角,遇到正当时的美味。中国人的美食多巴胺主义,早在多巴胺穿搭流行之前就已经刻在了骨子里。

大众点评必吃榜是基于平台海量用户真实评价得出的餐厅指南,那些口味好、价格亲民、体验也很好的品质餐厅,正是这群会吃的中国人一口一口吃出来的。

难怪有网友说,“新华社点赞会吃的中国人,就是点赞必吃榜”。必吃榜,就是中国人美食多巴胺主义的说明书。

“会吃”这件事,是会传染的

中国人爱吃,问完“吃了吗?”,下一个大哉问就是“吃什么?”。

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是不假,手上掌握的多巴胺餐厅也有一些,但究竟今天去哪儿吃、吃什么,仍然是一件大事。

说到这儿,不少人都会“鬼使神差”地点开手机里的大众点评App,一旦备选餐厅里出现“必吃榜”三个字,基本这顿饭就算是有着落了。你想要的多巴胺,这里全都有。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美食也有一方独有的风味,唯一需要的就是发现美食的眼睛。

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店,只花几十块就能大快朵颐,欢喜回家。外地人初来乍到,往往摸不着头脑,但跟着本地人吃出来的必吃榜闭眼选,特色小店不必一一探索,就能吃到最心仪的味道。

天津的宝藏小店“阳紫美妆”,虽然招牌“怪怪的”,店里也只有四张桌子,但胜在干净又美味,人均40元的平价天津家常菜现点现炒,足以让外地游客感受到最日常的天津风味,就连不少天津人也会慕名而来,打卡家乡的宝藏小店。

中国菜源远流长,风味多样,在漫长的演变中逐渐有了各成体系的地方佳肴。如今,随着社会发展与快速流通,在哪儿都能找到你的家乡特色。

在北京想吃正宗的上海本帮菜,大众点评Lv8用户@行无 最爱的是老吉堂,这里的外婆红烧肉,软烂香糯,肥而不腻,配上爽脆的笋干,让人回味无穷。

八大菜系吃遍,还想要点儿新鲜的?又辣又香的延边料理,惠州的客家特色菜,不让一只羊活着离开的甘肃特色餐厅,味蕾完全被陌生的味道俘获。

即使走出国门,在纽约、东京、首尔、曼谷等全球多座城市也能找到想要的。

美食博主@无名氏的吃货日记 在抵达曼谷后随即跟着必吃榜找到了餐厅Inter Restaurants since 1981,香气浓郁的泰式奶茶、微微焦香的猪颈肉、一滴汤都不愿放弃的冬阴功,6道菜品,只花了不到200元人民币,特色和性价比俱全,想推荐大家试试。

“没有人是孤独的岛屿”,就连吃这件事,也在不断的交流、碰撞、输出之中,吃好喝好,美美与共,中国美食文化才能持续传承与进化。

中国人“会吃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,自打有了“必吃榜”这本美食多巴胺说明书,好吃不贵体验佳,会吃的中国人吃得更好更快乐了。

吃好了,一切都好了

中国餐饮市场,正伴着爱吃又会吃的中国人不断向上。
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《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》显示,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.9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.7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0.1%。2021年餐饮市场规模已恢复至4.7万亿元,同比增长18.6%,市场正在强势回暖。

尽管众口难调,但综合海量用户评价而来的必吃榜,拥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和普适性。消费者跟着必吃榜打卡,享受美食带来的多巴胺。自2017年首次发榜以来,大众点评必吃榜餐厅已经成了中国“吃货”密度最高的地方。

不管是最符合大众口味的优质餐厅,还是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口碑小馆,千万家餐饮商户在优胜劣汰之中不断更新、充分竞争,一条关于美食的良性循环链已然贯通。去年,大众点评数据显示,2022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之后的两周,餐厅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约93%。

刚需的餐饮消费活跃起来后,城市有了更多的烟火气,更多的消费活力也将被逐步拉起。

2023年6月27日下午四点,大众点评2023年必吃榜正式揭晓。7亿很会吃的中国人,共同分享美味的第七年,中国人美食多巴胺主义的说明书又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
“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。”吃好了,一切就又拥有了新的想象力。

作者:涂淼

编辑:田纳西

运营编辑:王琳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news001]

为您推荐